在“3060”雙碳目標驅動下,作為能源結構轉型關鍵路徑的新能源+儲能迎來黃金賽道,混合儲能成為了電化學儲能十大技術新動向之一。
1月21日,在“鎳氫+鋰電”混儲數智能源系統的創新賦能下,合資公司深圳科力遠數智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成功中標英利智慧(保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英利”)光伏配套儲能項目,混儲模式收獲業主認可?!队⒗U闲皂椖颗涮變δ苋雵袠顺山还尽凤@示,合資公司入圍的儲能項目為英利2021年獲批的河北省保障性光伏項目配套工程,共計十個項目,總裝機量達到1390MW。
業內人士表示,以風光電為代表的新型電力系統,碳排放強度遠遠低于傳統的火力發電系統,但其波動性、間歇性和隨機性也對電網的消納能力、調節能力、配置能力都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更加安全、多元的儲能技術實現源、網、荷、儲的協調發展,確保系統安全、穩定、低成本運行。
據了解,混儲數智能源系統的儲電介質由高功率密度的鎳氫電池和高能量密度的鋰電混合組成,儲能系統總功率為光伏系統裝機容量的10%,儲能系統的總容量為光伏裝機容量的10%*2小時。
相對于單一的電化學儲能技術,混儲數智能源系統在數字孿生技術的智慧能量管理下,實現了兩種電池運行模式的相互協調,發揮了鎳氫電池的大功率、高安全、長壽命、寬溫域特點,以及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優勢,具備了優異的調頻性能、高可靠的安全性、較長的循環壽命以及較低的運行能耗。
項目研發人員透露,隨著日益增長的新能源項目接入,電網對調頻業務的需求持續提升,鎳氫電池可以進行大倍率充放電,契合電網快速調頻的要求。同時,在混儲模式下,由高功率密度的鎳氫電池承擔大電流充放電,高能量密度的鋰電池處理小電流,可有效改善系統的安全性與使用壽命。
儲能市場有望在2022年持續爆發,公司也將依托先進的鎳氫電池制造經驗、成熟的鋰電業務模式,以“鎳氫+鋰電”混儲數智能源系統市場拓展為契機,加快搶占儲能電池份額,做強電池主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