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的發展水平關乎我國未來制造業的全球地位,通過數字技術賦能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制造環節,可有效提高質量、效率效益,減少資源能源消耗,助力碳達峰、碳中和。
研究顯示,預計到2030年,中國的二氧化碳減排潛力為2.21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其中智能制造和智能移動的減排潛力超過50%。
為推動智能制造深入發展,推介智能制造標桿企業經驗做法,工信部指導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聯盟編寫了智能工廠典型案例,內容涵蓋汽車、家用電器、石油化工、紡織服裝、飛機制造等領域。
科力遠通過深度、持續地實踐動力電池行業的“智造”之路,成為了21個智能制造案例的其中之一。
科力遠的智能工廠建設主要包括智能化的電池極板制造、電池裝配、電池化成及倉儲物流設備,并通過數據集成和系統集成構建動力電池智能工廠。
在研發、規劃、排程、現場管理、倉儲物流管理、產品服務等全流程智能化賦能,實現了車間生產管理全自動化、生產設備與工藝流程智能化、生產現場數據自動采集集成化,有效縮短動力電池產品研制周期、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降低資源消耗。
智能化建設3年來,科力遠實現生產效率提高33.2%,產品研制周期縮短37.2%,單位產值能耗降低24%,客戶滿意度提升到98%,產品的交付期縮短16天,有效夯實了企業的競爭實力和快速應變能力。
在取得顯著效果的同時,科力遠先后被評為“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項目、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智能工廠試點示范”項目。
目前,科力遠HEV配套產業鏈產能正持續快速增長,為保障增能擴產與產品品質的同步提升,公司將堅持智能制造,強化產品全生命周期內的系統化、集成化管理,實現“高品質、高效率、高穩定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