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科力遠創立的23周年,也是在電池及材料領域矢志前行的第23年。公司先是以一紙專利,將電池材料做到世界前列;隨后進軍混合動力電池領域,成為豐田在華唯一供應商,構建完整的豐田混合動力電池配套產業鏈。公司研發能力、制造能力、管理能力、成本控制能力不斷提升,產品品質得到了客戶的充分認可,產能不斷擴張。
專注產生力量,拼出“國內唯一”
1998年,為了打破西方國家在連續化帶狀泡沫鎳市場的壟斷地位,助力國內電池事業發展,董事長鐘發平先生毅然回到家鄉創建了公司,進行連續化帶狀泡沫鎳的研發與生產,填補了我國新能源材料領域的空白,打破了西方國家在該領域對我國的技術封鎖和市場壟斷,目前市占率已經位列世界前三。
第一塊國產泡沫鎳在這里誕生?
在將電池材料做到世界領先后,公司基于對混合動力路線的良好預期,2008與超霸科技(香港)合資成立湖南科霸汽車動力電池有限責任公司,進軍車載混合動力電池市場。并結合自身優勢,將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動力電池作為發力點。這一領域也是高技術壁壘的“硬骨頭”,公司邊干邊學邊摸索,不斷尋找技術與市場的突破口,并于2011年以大魄力啟動國際化并購,成功收購日本松下的湘南工廠,成為豐田、本田的汽車動力電池供應商,正式開啟了參與國際高端產業分工的步伐。
收購湘南工廠現場簽約儀式?
值得一提的是,湘南工廠自1932年就開始從事電池業務,是全球第一家量產混合動力車載電池的企業,全球第一輛混合動力汽車豐田普銳斯所用電池能量包就是出自該企業。盡管收購過程充滿了競爭和挑戰,但也最終帶來了世界領先的先進技術、國際一流的生產和管理經驗,為公司電池及材料事業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后,公司通過2年多的時間充分完成了對湘南電池技術和制造經驗的消化、吸收、再創新。2013年,通過對標國際先進技術和制造經驗,科霸公司在國內的首條汽車混合動力電池全自動生產線全面投入生產,并于2015年通過了豐田嚴苛的現調化判斷,成為豐田汽車在中國為數不多的關鍵零部件供應商。2016年子公司常德力元同樣順利通過豐田審查,進入豐田供應鏈體系。
國內首條全自動混合動力電池生產線投產
在這里,小科要為大家科普一下,現調化判斷即“本地化采購的可行性調查”,是豐田公司對擬進入其供應鏈的企業在生產體系的一種嚴格審驗。過程中,客戶圍繞防銅、品質、安全、作業、5S等提出改善要求,整改項多達1500多項,公司通過不斷的分析、改善,最終全部完成,順利通過現調化判斷。
2014年,公司與豐田合資成立科力美汽車動力電池有限公司,為豐田國產化混動車型提供動力電池,規劃產能12萬臺套/年,并于2017年實現批量生產, 2018年產能基本飽和,2019年開始滿負荷運轉。至此,公司汽車動力電池及材料全面進入豐田全球供應鏈體系,現已成為豐田卡羅拉、雷凌、凱美瑞和亞洲龍等油電混動車型動力電池的唯一本土供應商。公司在汽車混合動力電池和材料領域做到了全國唯一。
搭載公司混合動力電池的豐田卡羅拉上市
極致不是盡頭,精益始終在路上
據《傳習錄》卷記載,有弟子曾問王陽明,如何在“惟精”“惟一”上下功夫?王陽明回答說,“惟一”是“惟精”的目的,“惟精”是“惟一”的功夫,“惟一”并不在“惟精”之外。(原文為: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
惟精惟一的道理,不僅適用于個體,也有益于企業。追求單品極致就是一個需要始終精益的過程,精益研發能力、制造能力、管理能力、產品品質、成本控制能力……就像人們常說的,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單品極致也沒有盡頭。
動力電池組的整體性能發揮遵循“短板效應”,并由其中性能最差的一只電池決定,因此產品的一致性與穩定性對保證動力電池組的整體性能有著重要的意義。無論是電池還是電池材料,都對生產工藝和生產環境都有著嚴苛的要求。以極片的生產過程為例,如果在生產過程中有銅離子進入正極極片,那么在其向負極移動的過程中就會遭遇隔膜阻礙,從而導致析出晶體,引起電池正負極短路。為了保證產品的一致性,提升產品質量和安全系數,公司從產品設備到管理制度都進行了持續的改善,建立了高標準的無塵化生產車間,制定了嚴格的管理制度,達到了最高等級的防銅標準S級。所有新入職員工都要接受一系列系統的防銅培訓,考試合格后才可以上崗。截止目前,公司產品搭載的車型中,還未發生過由電池或材料引發的安全事故,產品品質得到了充分檢驗,獲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
由于混合動力市場超預期增長,公司也在持續擴充汽車動力電池及配套產業鏈產能,預計到2021年中將達到 48萬臺套的產能,是擴產前的4倍。單品極致之路,仍在延伸。
遵循市場規律,衍生產品矩陣
在動力電池及材料業務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公司還收獲了與世界頂尖企業共同成長的機會。精益制造是源于豐田生產方式的一種管理哲學,其優越性不僅體現在生產制造系統,同樣也體現在產品開發、協作配套、營銷網絡以及經營管理等各個方面,可以說是當前工業界最佳的一種生產組織體系和方式。在與豐田的合作過程中,這一理念也對公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融入到公司的發展理念當中,助推企業發展,公司的技術視野、研發能力、制造水平、品質管控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打磨與提升。
面對不斷發展的市場環境,公司也積極通過復制動力電池極致單品的模式,打造產品線,延伸產品矩陣。小科了解到,在混合動力電池業務步入正軌的前提下,公司于2017年開始開展鋰電研發,并利用后發優勢在多個應用場景發力。目前,在共享充電寶、掃地機、吸塵器等應用領域與怪獸、小米延續合作的同時,還與哈啰出行達成合作,拓展了共享電動單車應用領域。此外,公司動力電池也已經通過了CRCC(中鐵檢驗認證中心有限公司)認證,布局軌道交通市場。
先進儲能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CHS研發中心和日本名古屋研究院持續開展創新研發工作,為公司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其中,先進儲能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國在先進儲能技術及關鍵儲能材料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工程中心,具備了關鍵材料和核心技術研發能力,助力企業快速發展。截止2020年上半年,科力遠共取得授權專利628件,其中國內專利619件,國際專利9件,多項技術填補國內空白?!案甙踩?、寬溫域、長壽命二次電池及關鍵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項目成功榮獲2018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是當年電池行業唯一一個獲獎項目,也是科力遠第二次獲此殊榮。公司的研發中心也正圍繞新一代鎳氫車用動力電池和功率型車載鋰離子電池開展持續的技術開發工作,確保公司在電池核心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以先進技術驅動企業發展,不斷激發企業活力。
此外,CHS混合動力系統總成平臺已掌握混合動力整車控制核心算法,實現了對整車、電機、變速箱、電池、發動機、制動系統等混合動力強相關模塊的系統集成, CHS將著眼乘用車、輕型商用車、中重型卡車三大領域,在產品銷售的同時對外提供技術開發、技術許可、檢測試驗服務,持續為國內企業提供混合動力系統的整體解決方案。
以奮斗血汗,澆鑄成長之花
企業發展之路猶如一場殘酷的生死試煉,是對韌性、毅力和決心的無情拷問,是屬于勇敢者的游戲。
回看公司23年來的發展歷程,可以說始終是在摸索中前進,在挑戰中成長。從無到有,每一步的前行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盡管現在看來,混合動力的技術路線已經逐步得到了市場端的認可,市占率也不斷提升,但在2008年公司初涉混合動力電池領域時,卻面臨著政策匱乏、市場認知低的雙重困境,市場銷售遭遇了巨大的瓶頸,壓力可想而知。
慶幸的是,面對困難科力遠人不曾言敗,而是憑借昂揚的斗志和不懈的努力,勇敢堅守,不斷耕耘,并以收購湘南為契機逐步走出了困境,迎來了發展拐點。其從弱到強的發展曲線,也啟發了公司員工:馳而不息,久久為功,念念不忘,方得始終。有先哲曾言,只有經歷過地獄般的磨礪,才能練就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響。而這,也正是公司最真實的寫照。
我們,將不斷探索,不斷挑戰,在探索中成長,在挑戰中強大。
上一條:捷報!益陽科力遠再次中標美團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