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天津舉行的2017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表示,工信部已經啟動研究制定中國停止生產傳統能源汽車的時間表,雙積分管理辦法近期即將發布實施,各企業要按照考核要求,努力改善傳統汽車節能水平,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分析認為,改善傳統汽車節能水平與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并行推進,意味著混合動力技術路線重要性正在不斷提升。
本次2017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中,國家部委領導、企業集團高層等共計千余位國內外嘉賓圍繞主題“新理念?新業態”進行研討??紤]到此次發言的時間點、涉及議題以及其身份代表,辛國斌副部長的上述表態引起整個市場高度關注。
市場尤其關注政府對節能減排戰略目標達成路徑的判斷和指向。辛國斌表示,我國汽車保有量接近兩億輛,巨大保有量帶來嚴峻的資源能源和和環境壓力,傳統汽車節能減排要求越來越高。我國2016年乘用車消耗量和國際水平還有一定差距,我國向國際社會承諾2030年碳排放達到峰值,一次能源比重達到20%,按照目前汽車產業發展速度,達標的難度仍然很大,還需要整個汽車行業付出艱苦努力。目前,工信部已經會同有關部門制訂了雙積分管理辦法,近期即將發布實施。辛國斌特意強調,各企業要按照考核要求,努力改善傳統汽車節能水平,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
分析人士指出,工信部對產業強力發音,雙積分政策不推遲,表明了政府達成節能減排目標的堅定決心,節能汽車被再次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根據2016年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正式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節能汽車的總體思路以混合動力技術為重點,2020年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占比將達到8%,接下來還將在2025年繼續提升至20%,2030年提升至25%。而在《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表述則是中國汽車產業未來十年要形成“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和先進節能汽車梯次合理的產業格局以及完善的產業配套體系,引領汽車產業轉型升級?!?/p>
逐步明朗的政策調整背景是節能減排攻堅戰的現實壓力。過去幾年雖然有著新能源政策強烈補貼的推動,但車企新品油耗較1年前的新車沒有明顯的改善。2017年7月乘用車新車油耗達到三階段的90%,較2016年平均水平僅改善1個百分點。在當前SUV市場高漲的背景下,車企要在保證動力性能的基礎上,實現發動機小型化以及車身輕量化等具有很大的難度。
行業專家普遍認為,5L/100km不可能單靠發動機技術來實現,發展混合動力技術是車企的必經之路??紤]到傳統燃油汽車銷量遠遠大于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混合動力將成為應對未來20年的中大型車降低油耗壓力的有效手段。
此前長期被認為受制于人的混動核心技術瓶頸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由科力遠、吉利、長安、云內動力四方結盟打造的科力遠混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CHS“China Hybrid System”公司),已經掌握了混動技術中最核心的電池和總成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并能延展至油電混合、插電混合、純電動、電電混動等多種技術路線(HEV、PHEV、EV、FCV)。搭載CHS混動總成的吉利油電混合EC7、帝豪插電混動PHEV陸續上市,CHS佛山項目30萬套產能首期完工在即,國產混動產業化有望迎來規模經濟、產銷兩旺的局面。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董事長李開國表示,考慮到中國巨大的存量燃油車市場容量,混動產業至少應該是千億級別的,以科力遠為代表的已經崛起的國產化關鍵技術和供應鏈擁有巨大的成長空間。
海通證券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鄧學發布的最新報告預計,2030年-2040年全球汽柴油車銷量將大幅下降至4000-5000萬輛,約為2016年的50%,油電混動、插電混動、純電動、燃料電池汽車銷量上升為7000-10000萬輛,其中僅油電混動占比就能達到10%。
轉載自中國網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