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汽車行業內多次傳出雙積分政策在2018年最終落地的相關消息。為此,今年6月,全球四大汽車協會,美國汽車政策委員會(AAPC)、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日本汽車制造商協會(JAMA)和韓國汽車制造商協會(KAMA)還曾向中國工信部部長致信,要求中國政府延遲或放寬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的配額計劃。而近日,關于雙積分制的實施日期卻爆出“延期”一說,在海外車企看來,這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的消息,給了他們更多“喘氣”的時間。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多次公開表示,2016年底公布積分政策,2018年就實施,對于車企來說時間太倉促。
但對于汽車行業來說,雙積分延遲和不延遲實施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專家學者以及企業領導者也早已為之站成“反對延期”和“支持延期”兩派觀點:
雙積分制的實行拖不得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發展室主任趙英認為雙積分政策不能延期,尤其是在目前歐美等國家希望中國延遲執行政策的時刻,更應該堅持嚴格按時執行;上海交通大學汽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殷承良認為,雙積分政策的實施,一年都不能拖;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副會長汽車評價研究院院長李慶文也表示,雙積分政策的制定應當考慮國家利益,在制定政策的過程中,要堅持原則。
延期實行有利于整個新能源汽車生態
中汽協常務副會長董揚曾公開表示,當前,大多數企業應對雙積分管理辦法措施不足,他們希望政策可以給企業留出一定的準備時間。我國新能源汽車有一定的先發優勢,但其優勢并不明顯。雙積分管理辦法如果明年正式實施,將促使合資產品快速涌入市場,在同臺競爭的情況下,自主產品能否占據優勢,還很難說。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也認為暫緩一年雙積分管理辦法的實施時間較為合理,或者在2018年實施,但不計入考核以及實行積分可結轉,這樣可以讓企業和市場實現順利過渡。
到目前為止,雙積分政策對于跨國車企的制約效果明顯已經形成一種普遍共識,行業內認為雙積分政策的實施有助于扶持自主車企更好地發展,能在被進口車與合資品牌制霸的汽車市場上獲取更多的話語權,同時,對于促進節能環保也有很大助益。但從整個汽車產業的長遠、有序發展來看,延期一年實施或許能給眾多車企提供更多準備時間,從而抓緊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布局,更充分地做好雙積分制的應對措施。
此外,雙積分政策早一年實施或晚一年實施并不是最重要的,自主品牌唯有大力發展科技創新,提高科技競爭力才能謀取更長遠的發展機遇。作為中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服務商,科力遠將與眾多自主品牌車企一同盡早做好應對雙積分制的積極措施,通過完善產業布局,緊跟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加大科研投入,不懈地研發動力電池、動力系統等的核心技術,爭取在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域以不變應萬變,用最強的“裝備”迎接嚴峻的市場考驗。